这一点,王绍光先生在《分权的底限》一书中作了很好的分析。
而世界多数国家这一比例在1比1到1比2之间。表现就是各国货币的贬值,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目前我国银行总储蓄55万亿,贷款35万亿,账面上躺着20万亿的存贷差,但在大量金融资金闲置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私营个体户也与银行贷款无缘。一看这数字,很好,很喜人,收入还是在上升。这么大一批人的收入状况不包括在内,13.4%的增长可能失真。其中出口下降26.4%,进口下降25.2%。有的大型垄断企业给职工发汽车、分房子、发东西,把垄断利润尽量在企业内部消化。
股市、黄金、房产、艺术品等投机品的上涨,反映的是富裕群体依然有钱,依然在为钱多而发愁,依然在为钱的出路东奔西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种,第一,我国的分配机制有一个刚性的过滤网,财富漏斗漏不到下层。第二个是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最近在上涨,房价也出现了反弹,主要是货币投放的原因。
明年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严重滞胀期搜狐财经:最后一个问题,您对目前的经济情况做何评价,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又作何预测?曹建海:我认为在货币大规模投放的条件下,中国发生通货膨胀是难免的,今年以来的货币投放比去年至少增加了25%。现在往工地送货的供应商挣钱,真正的服装店、餐馆、食品店效益同比明显下降。姑且不说现有的CPI测算是否正确,但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其中的一个很大部分属于政府消费和企业投资部分。在我国的总消费中,政府消费支出一直稳稳占据了13-15%的比重,目前已经超过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所以,我认为应该通过扩大消费规模和限制投资规模,将投资引导到促进消费且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水平,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实际上是下降了,至少没有明显的提高。
关于通胀的定义我要解释一下,应当用货币贬值来解释通货膨胀。第四个,消费品没有涨起来,这是中国特别控制的,占CPI权重1/3的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基本上是由政府控制的。目前,消费品之外的其他领域的通胀已经发生,向消费品的传导已经不可避免。对于任何一个经济来说,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投资需求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最后就会变成一笔滥帐,投资甚至不如不投资。
刺激消费谨防提前消费搜狐财经:那检验最终消费应该就包含哪些内容?曹建海:消费就是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的内容,其中医疗、教育应该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真正的居民消费本质上就是衣食住行。这个屁股就是股票价格,往前高高突出的后背是房地产价格,再往前就是生产资料价格,只有消费价格缩在下面,政府依据其制定货币政策。而又因为大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信贷,又必须考虑投资的经济后果——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我认为近期中国经济复苏根本无望,反而可能在两到三年出现不可控制的大危机,危机之后才有可能复苏,所谓物极必反。
一些学者根据CPI同比下降1.4%进行类推,称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7.2%。搜狐财经:您刚才提到的启动在城市农民工的住房消费,那该如何启动呢?曹建海:解决滞留在城市的两亿农民工和家属的住房需求,是事关我国未来时期经济增长的一条根本出路。
具体解决方案就是给他们提供低价住房,当然不是商品房,我认为经济适用房是最合适的。即使不是免费提供,以建造成本限定供给价格,同时银行提供贷款,这将成为刺激消费的重要动力。
虽然跟上月相比,有所回落,但是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暖的信心。这还是投资带动的,不是消费带动的,不能把投资简单地归到消费当中。现在老百姓的矛头都指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中央政府应当体会到民愤所在,不能整天演戏作秀欺骗老百姓。因此,保持好投资和消费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与此同时,5月份的其他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也让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将在短期迅速反弹,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国际人士,国际着名投资者、量子基金创始人乔治?索罗斯近日就表示,中国的经济复苏状况要好于其他国家,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现在上涨最快的就是投资增长,特别是政府投资增长。
这是一种异常糟糕的状态,工人都要求涨工资,生产资料价格失控,都会带动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因为我们没有可对应的能源消耗。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既有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作用,也有四万亿投资计划对铁路机车、造船等行业的影响。因为往工地送货的销售额很大,今年的比例肯定更高,数量高的多。
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例,今年1-5月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6.2%,5月份单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7.7%,降幅超过4月份,再度呈现探底的态势。从工业行业增长来看,增长最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较快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明显受益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原因在于住房市场的高房价不能支撑成交量。刺激消费就刺激汽车消费和住房消费,其他的可以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来满足需求。钢铁工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投资计划。不仅后向可以带动与建筑、装饰装修等活动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且在居住之后带动家电家具、物业管理、商业服务、交通道路、环保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由于目前建筑供应主要采取供应商体制,而供应商基本上属于生产资料批发零售商,他们的业绩构成社会投资活动的一部分,但被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中了。由于经济危机和交通拥堵等原因,我们的车市本来开始衰退了,但是因为政府的一些补助政策和刺激政策,今年以来的汽车销售有了非常大的增长。
但是,综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我认为至少在两年内,中国经济难言明显复苏。工业增速的回升和PMI的连续上涨,是不是真的意味着经济回暖趋势已经更加明晰?当前的投资和消费状况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中国经济真的可以率先复苏吗?带着这些问题,搜狐财经独家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研究员。
住房问题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如果今年高房价下人们买房了,明年依然维持高房价,住房购买能不能持续呢?我是根本持否定态度的。通胀难免的依据是,货币投放M2的增长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如果M2是125%,GDP是5%的增长,那125/105=19%大约就通胀的水平,这是最客观的描述。
可以看出,两亿在城农民工及其土地家属,这些人的住房消费启动是拉动中国经济走出泥潭的关键,因为我们的经济根本失去了动力,已经进入泥潭了。更具体地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售给政府单位、企业的小轿车、面包车、工具车、卡车等交通工具和设备,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些交通工具和机器设备的购买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不属于最终消费,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里面包括大量的生产资料。目前的扩大内需政策效果不大搜狐财经:您为什么觉得这些数据不可信呢?您就是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近两年内经济不会复苏?曹建海:中国的统计部门目前受到最大的质疑。现在的问题是先有了就业,然后解决住房,低价甚至无偿赠送都不失是好办法。
进入专题: 经济危机 经济复苏 。这样也可以实现真正的城市化和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
在食品方面,中央政府担心有人吃不起饭,一直把价格压得很低,所以,食品开支在生活当中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不具备扩张性。而商品房施工面积的同比增速也相应回落到11.7%,徘徊低位。
估计从明年开始中国经济将进入滞胀期,就是经济不增长,但是物价拼命上涨。由于政府投资的目的在于完成保增长的政治任务,很少考虑投资的经济效果。